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程具体化、规范化,需要从制度设计上突破,需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平台。
校企合作不是一张浅层次的合作协议就能实现实质性合作并取得成效的,我院在认真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形成并实践了以下两种创新型合作制度模式。
2007年,我们与吉林省金钢汽车销售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把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办到了企业,该专业的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全部在企业进行,为实现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和学校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通过双方多次研讨,成立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合作办学管理机构,在管理机构的具体领导并实施下,做到了五个融入,一是教师团队融入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特长的师傅;二是教学内容融入了企业职业岗位必须的工作内容;三是实习实训融入了企业车间班组的生产;四是教学管理融入了企业的管理;五是质量评价融入了企业员工的评价。在学生素质培养上,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企业的大型活动如文化体育活动,质量竞赛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学生像员工一样参加,使学生的成长过程与企业发展过程同频共振。在教学中,结合生产任务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编写了符合学生和企业员工需要的教材,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企业生产规律,除理论课和理实一体课程之外,每学期安排六周的专业实习,实习性质包括:认识实习、轮岗实习、定向实习和顶岗实习,实习中采取了导师制,确定了车间指导教师(师傅)的职责和任务,由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技能状态均与指导教师的收入挂钩,实习过程中,每周召开一次技术总结会,进行一次专题技术讲座,目前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全部被企业录用,企业反映,这些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确实达到了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不需要实习期,毕业即可上岗,工作流程和质量的掌握程度完全达到了独立工作的要求。
为使学生确实达到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依托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工程实训中心建立了具有公路乙级资质、市政工程见证取样资质、独立法人的“吉林育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站”,建立了具有公路乙级资质、独立法人的“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勘察设计院”。检测站和设计院的员工是学院的教师和实验员,他们都具有管理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中10人具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注册检测工程师证,40人具有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注册检测工程师、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证,检测站团队的技术水平尤其是桩基检测的水平在吉林省的试验检测行业处于公认的领先水平。
检测站的业务包括公路工程12大项101个技术参数的检测,任务有三项,一是完成工程单位委托的任务,二是完成公路试验检测专业学生的实训任务。三是完成公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训任务。检测站没有周六周日休息和寒署假,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学生随时可以到这里参加工作,平时经常保持近50名没有课的学生流动在这里工作,通过完成实际任务,学生可以掌握90%技术参数的独立检测技术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公路试验检测既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经验积累,学生从基础实验做起,要做到对所有检测项目能实际操作、会分析数据、撰写试验报告,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知识能力的学习提高,也是实际经验的积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是按着国家标准、检测站的工作制度、企业的管理规范进行的,受到的训练与企业员工岗位要求是一致的,他们所完成的任务是真实的桥梁、公路的质检项目,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仅以2009年为例,检测站共完成4条高速公路20个标段200多个桥涵的检测任务,完成了40条路网工程的见证取样任务,撰写了9800份试验报告,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学生的技能达到了成熟的实验检测员的水平,进步快的学生毕业后6个月就担任质检科长,很多施工单位对从检测站出来的学生,毕业时免去考核和面视环节直接录用,有的同学被录用后还免去了实习期,直接成为正式职工。
我院现有学生规模为7500名,设有36个专业,由于工科类专业需要的教师技能要求高、实习实训设备投入大,学校的现有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行开放式办学,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平台,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弥补学校的不足,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合作平台的建设,去年牵头成立了由72家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组成的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实行“校、企、管”(学校、企业和管理部门)结合的模式,通过一年的运行,我们感到,职业教育集团是构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的有效途径。
主要做法是:①联络单位,确定组织。在与成员单位沟通的基础上,成立了以我院主干专业为主的四个专业委员会②制定制度,规范运行。制订了会议制度、运行规范、职责要求等多项工作文件并编辑成册,作为集团的运行依据③研究内容,制定计划。围绕专业建设和企业需求,以专业委员会为基本运行单元制定工作计划④根据计划,分层次落实。在确定计划的基础上,把每项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位。
取得的成效:目前,企业与学校的关系空前密切,学校为企业进行了6个技术培训班,许多企业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受益。①工程机械系现有班级已全部被企业确定为定单班,吉林永大公司要求把2010级还未招生的一个班级划定为“吉林永大班”。②四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学生奖学金。③吉林省建设集团等3家企业为学校捐款50万元,10家企业联合为学校改造实训室、维修道路、修建体育场,无偿投入600多万元。④学生实习与过去比较,计划安排上方便了⑤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技能大赛,学生和企业员工共同参加,增进了友谊,烘托了学知识炼技能的氛围。⑥组织了企业家讲堂,由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专家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受到学生的欢迎。⑦校企双方师资和技术人员互聘,改善了教师团队的结构,兼职教师把企业的标准、制度、技术带到了课堂⑧2009年招生中,第一志愿上线率列全省高职高专第一位,整体上线率与录取率之比达到1:9,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2%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