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院紧紧抓住课程体系这个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构建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有“阳光心态、德技双馨、用心做事、成就你我”特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获得了行业和企业高度认可。
一、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对人才的新需求为驱动,重构课程体系
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要求技能型人才具备“零误差”、精细化等更新更高的职业素养。长期以来,我们紧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全过程,同步深入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核心企业,就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进行跟踪调研。仅近三年,就向56家行业企业发出问卷3580份,调查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的需求状况、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人员培训需求、毕业生就业岗位等等,据此重新定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实现了学生个人目标、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
2.创新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我院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念与方法,借鉴英国BTEC、澳大利亚TAFE先进职教理念,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企业员工能力要求、“6S”现场职业规范、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了课程内容,创立了企业深度参与的“一支团队(课程开发团队)、两方(现场专家、教育教改专家)论证、三个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开发、实施及反馈优化)、四层循环(两次论证、一次评审和一次反馈优化)”的课程开发流程,以保障新的课程体系符合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2006年以来,学院与中国南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36家企业深度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对接轨道装备产业,明确专业岗位指向,从职业岗位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行业最新知识、技能,以典型零件、设备等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目前,学院已完成21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构,比如: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重构了“作业流程型”课程体系,数控技术专业重构了“产品加工型”课程体系。学院公开出版课程体系方案与标准的专著9部。两年来我院为湖南、陕西、北京、广东等15个省市40所院校培训课程开发师资达890余人。
二、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创新教学实训体系与组织形式
为保证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实施,我们对教学环境及组织运行进行精心设计,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通,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现场专家配合,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相融,能力培养与素养养成一体。
1.构建“企业现场型”实习实训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以及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我院从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实训基地进行统一规范、系统建设。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重新布局建设实训基地,建成了产品加工型、公司型、技术应用型、模拟仿真型、基础教学型等五种类型的实训室。各种类型的实训室按照相应企业的标准进行建设。如产品加工型实训车间分成生产区、教学区、产品展示区,并布置相应的安全标识、行为标识、管理制度等。目前,学院已建成8大实训中心,拥有车间、公司型等5种类型的实训车间(室)132间,具有“教学、培训、生产、技术应用”四大功能,可同时容纳5000名学生实训。师生扮演企业员工角色,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训练。
2.创立“车间组织型”教学模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5-6人一组,组成车间的班组,学生轮流担任班组长,负责生产、组织与管理,成员担任质检员、工艺员、安全员、操作工等,定期分项目轮岗。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工作过程六步教学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配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做真实的项目、真实的产品,学完后能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可以干“真活”。
3.实施“工期定学期”的柔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大小学期制”,将原来的一个学期分为两个小学期,三年共12个小学期。将顶岗实习作为必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构建“体验性顶岗实习”、“技术应用性顶岗实习”和“预就业综合顶岗实习”,三层次能力目标递进式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分三阶段组织实施。以“工期”定“学期”,顶岗实习可以根据企业生产任务安排在任何一个小学期,确保企业生产工期不断档。通过“串、并行排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切实保证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实施。
4.建立“双闭环赏识激励型”考核模式。突出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采用“实施+自查”与“任务+评价”双闭环评价方式,使学生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采用“加分”的欣赏式激励取代“减分”的惩罚式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
三、以实施准企业化管理为抓手,形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场氛围
1.情景熏陶——全面导入CIS系统,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2004年起,我院创建了CIS系统(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文化,结合学院教学实际,仿真企业职场环境,建设和营造职业化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校园文化,使学生在学校就处于浓郁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氛围的熏陶之中。
2.行为养成——引入企业现场管理方法,全面实施“6S”管理。学院按企业精益生产要求,在实训基地实施“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并在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办公室、食堂等场所全面推行。学院编制了《6S推行手册》,制订了详细而又切实可行的“6S”管理规范,把“6S”管理作为系部考核、班级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使6S管理贯穿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有效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3.体系保障——全面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我院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管理方法引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过程控制,实现持续改进。从“基本工作制度、基本工作程序、基本工作标准、基本管理环节”入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28个程序文件(流程)、61个典型作业文件(具体管理规定和操作细则)以及200多个记录文件(所需记录的数据项目),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要求得到了全面落实。
通过上述改革,学院人才培养出现了全新的面貌。2010年新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6份,学院深度合作企业已近300家,其中在学院开办订单班的企业有南昌铁路局、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27家,订单学生1240人。电气化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服务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工科专业订单培养比例已达100%。近三年为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输送一流高技能人才70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年均达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