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二、三、零”的联合办学特色,即“争创一批订单、强化两方培养、达到三个满意、实现零距离上岗”。截止到2008年2月底,已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丰田汽车等48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订单”覆盖50%的专业,每年在校“订单”学生始终保持在学生总数的1/3以上,“订单”就业率100%。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订单”培养的规模和质量走在了高职院校前列。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主动出击找“订单”。早在1999年,我们就组织专人到“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并向企业表达我们联合办学的愿望。不久,三一重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我院机械工程一个班成建制的编为“三一订单班”,经过半年多在该企业的培训实践,35名同学因综合素质高全部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担任售后服务工程师。跟踪调查表明,企业对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打破了三一重工“非本科生不用、毕业后无两年相关工作经验不用”的用人惯例。此后,我们主动到企业联系,先后有湖南省路桥集团、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大企业相继与我们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2、通过关系寻“订单”。首次与“三一重工”联合办学的成功,坚定了我们与企业扩大“订单”教育的信心,全院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坐在校园闭门办学的观念,主动到市场上找企业联系,开放办学。2002年3月,汽车工程系老师利用到广西参加“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年会”的机会,通过朋友认识了广州物资集团汽车公司人事部负责人,便主动向公司领导介绍我院联合办学的特色,在详细考察和了解我院“订单”培养的特色与做法后,该公司当即与我院签订了“订单”协议,选拔70名学生组建了“广物班”,此后,“广物班”订单一届接一届。几年来,我院教职工通过同学、朋友、亲戚介绍,利用参加学术会议和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等机会,积极为寻找“订单”牵线搭桥,利用这种方式,珠海笛威欧亚、广州本田汽车维修站等10多家企业先后成为我院的“订单”伙伴。
3、打造特色引“订单”。我们坚持专业设置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相结合,贴近行业、企业。工程机械制造业是我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批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在全国同行业领域的龙头上市企业,为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功能,我们将原机电汽车系中的“工程机械运用专业”分离出来,组建了机电工程系,开设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等专业,专门为我省机械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系学生全部为“订单”学生,是名副其实的“订单系”。实施“订单”教育以来,根据“订单”企业的需求,我们及时调整、改造、合并和新设了12个“订单”专业,引来了众多的“订单”伙伴。
1、订单学生校企共选。为了切实保证“订单”教育的质量,校企双方共同派出有经验的教师和企业人事管理人员选拔“订单”学生。做到企业需要的“订单”数量公开,岗位工作要求公开;然后让学生根据条件自由报名,由企业和学校组成面试小组选拔,将选拔的学生张榜公布,接受教师和学生的监督。
2、培养计划校企共定。“订单”培养所签的订单,不仅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订规格、订标准、订水平、订质量”的“人才订单”,而培养计划是确保人才质量的先决条件。经校企双方协商,我们制定了“工学交替式”培养计划:在校内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学习,公共基础课渗入企业文化,职业技术课融进企业产品知识,同时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工学交替”,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活动就是教学案例。广泛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集理论和实训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在企业主要完成生产实训和毕业设计,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给学生授课,使学生未就业就接触到了实际产品,学到许多在学院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这种培养计划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注重把劳动部门要求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联合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产品知识等内容有机融合起来。
3、教育资源校企共享。一是品牌资源共享。我们运用企业品牌,冠名办班,先后组建成立了“三一班”、“元征班”、“中联班”、“民太安班”、“运一班”等20余个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班,并举行隆重的“班牌”授予仪式。二是实训资源共享。“订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工作岗位,为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办学企业先后在我院投入近千万元建立了“三一实训室”、“中联实训室”、“新中皇汽车维修车间”、“丰田实训室”等实训室。另外,所有联合办学企业的生产车间、售后服务现场、现场施工工地均是我们的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这些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能得到“真刀真枪”的训练,全面提高岗位实践能力。三是师资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企业工程师就是学院的兼职教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直接教授与岗位能力相关的课程,如“三一重工”有11名高级工程师、1名副研究员、3名工程技术人员在我院“订单班”任教,系统讲授《现代工程机械》、《摊辅机》、《挖掘机》等多门课程。学院教师则参与企业的科研和员工培训,如我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王定祥为“三一重工”编写了《现代工程机械柴油机》、《现代工程机械电气基础》等多本培训教材,还承担并完成了“三一重工”《全液压吊管机应用与强度分析》、《推土机跑偏故障诊断与整改方案》等多项企业生产实际中的的研究课题;李友如副教授通过研究企业文化,为“三一”员工进行了“三一”系列文化讲座,并将其内容纳入了“三一班”学生德育教学范畴。
4、教学过程校企共管。一是明确质量标准。围绕“订单”教育各主要教学环节,我们组织教师到联合办学企业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一线,广泛深入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修订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10余套,让广大教师在“订单”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二是加强过程监控。建立了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两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完善了教学事故认定制度、日常巡教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常规监控制度;聘请了20余位退休的老教师、企业的老专家作为专职教学督导员,对“订单”班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采取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规定了学生必须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才能进入联合办学企业工作。三是强化学生管理。完善了学生在企业的日常行为规范、生活补助、“顶岗”后的工资待遇等;采取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了学生培训档案和网上监控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培训情况。
1、企业发展有人才。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订单”培养,已定向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广物集团”、“深圳明太安”、“省路桥公司”、“丰田集团”等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4000余人,大大缓改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足现状。据对三一重工“订单”毕业的1125名学生跟踪调查,工作时间最长的已有6年,尽管企业技术更新快,员工淘汰率高,我们的学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技术和发展的需要,无一学生跳槽和被企业解聘,董事长梁稳根称赞我们的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不仅如此,“订单”班学生的优秀素质和良好表现,赢得了企业客户的好评,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首届“三一”班学生张金亮,在上海东海大桥的施工工地为“三一”施工企业维修工程机械,风雨无阻,娴熟的技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好评,并由企业出钱带薪到复旦大学深造。汽车工程系“订单”毕业生熊大勇,2008年1月16日上午9时45分,在湖南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中,接到事故查勘理赔任务后立即赶到现场,正在查勘时,一辆面包车因路面结冰失控,直接向客户冲来,千钧一发之际,在客户身后的熊大勇同志毫不犹豫地将客户向路边推去,客户得救了,而他自己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引起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湖南省人民政府已追认他为烈士,中国保监会追授他为“全国保险系统劳动模范”,共青团湖南省委追授他为“湖南省优秀团干部”,上海市总工会追授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团市委追授他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太保集团、太保产险分别追授他“杰出员工”、“忠于职守,献身客户模范员工”等荣誉称号。机电工程系在校“订单”学生陈昊,2006年10月,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2008年3月12日成功地与患者在湘雅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他感恩社会、学校和企业的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学生就业有岗位。“订单”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学习,实质上是“准就业”,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既完成了实训教学环节又实现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换,解决了企业新进人员因“水土”不服,往往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从而缩短了就业链条,实现了“零距离”上岗,学生、家长都非常满意。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所有“订单”班学生全部就业,有的在读学生也被列入了提前录用计划。
3、学院办学有生源。“出口”畅带动了“进口”旺,“订单”学生的良好表现也坚定了企业与我院合作的信心,已有的“订单”企业年年追加招生计划,新的企业“订单”不断涌现,学院生源十分看好。
通过实施“订单”教育,我们建立了“三个机制”,即紧贴行业服务企业的办学机制、产学结合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招生就业统筹考虑的培养机制;构建了“三个体系”,即“一教双证”教学体系、“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四好标准(好形象、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育人体系;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对接、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对接;解决了“三大难题”,即学生就业困难、实习设备不足、实训教师缺乏等问题。今后我们将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联合办学的机制,为实现党的十七提出的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