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24名伊拉克船员抵达南通航院,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强化培训。对外籍人员开展这样的集中技术强化培训工作,在学院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13年,中国航空技术国有控股公司与伊拉克港口通用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委托我国船厂建造三艘船舶(加油工作船、港作拖轮和潜水工作船),在该工程项目中包含了由中方对三艘工作船的船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中国航空技术国有控股公司旗下凯新(北京)船舶有限公司委托南京恒合祥船务管理有限公司 在国内寻找培训方。
近年来,南通航院的航海人才培养颇具特色,培养的人才质量高,素质好,颇受船东欢迎,在业界颇受瞩目,其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南京恒合祥船务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以及中国航空技术国有控股公司的认可,经过洽谈协商,同意由南通航院对伊拉克船员进行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24日,南通航院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成教院院长,航海系主任范育军主持。南通航院杨泽宇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情况,对伊拉克船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学院将在各方面提供优质的教学与服务。中航凯新(北京)船舶有限公司(国际船舶部)项目经理尚桂杨先生进行了讲话。学院薛丛华博士作为教师代表进行了发言。伊拉克学员分别作了自我介绍。中航凯新(北京)船舶有限公司(国际船舶部)项目经理谷雨、南京恒合祥船务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敏、南通航院理事会副秘书长何小华、学院副院长施祝斌以及学院航海系、轮机工程系负责人及任课教师出席了开班仪式。
参加本期培训班的伊拉克船员大都具有船长、轮机长资格,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三种船型船舶的驾驶航行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业务,涉及课程20多门,实行全英语教学。理论课程学习结束还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
为了顺利开展本期培训班,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与南通市公安局、南通市外事办进行业务沟通与联系,还专门成立了伊拉克船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最强的师资,为举行好本期培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本次培训也是对南通航院国际化办学的一次考验。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 学院不断加大海洋船舶驾驶、海洋船舶轮机管理等航海类专业的建设与投入,实现主干专业与国际接轨办学 。
学院不仅依据“STCW公约”和“国际公约”,确定了满足国内外船东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学生获取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和必需的各种国际通用专业资格证书的考前培训纳入教学体系,接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证书。同时,学院围绕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际公约的要求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投入了大量资金,引进、开发了一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设备,用于教学与培训。在江苏省高校中率先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我国的相关法规,建立与运行了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运行持续有效。 并在2012年又通过了挪威船级社质量管理体系(DNV)的认证。
一系列的措施使学院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设备国际化、学生专业知识测试与职业技能考核国际化、教育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和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岗位国际化。
学院还与新加坡海员联合会及新加坡森海船务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建立了国际校、行、企合作办学实体——“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 ,加强了与马来西亚海运学院等国际海运、船舶制造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办学稳步发展。
学院教育、培训和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国际化办学特色愈发明显,有效提升了学院整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
|